Monday, May 30, 2011

Advanced NLP: Context on Context Part 1

Hi,

Content & Context內容脈絡,NLP 最令人忽略的概念,但卻又是 NLP 最根本的前題;要真正理解 NLP,必須先能確切分辨這兩個名詞。

想法的內容就是 Content,人的想法內容,複雜多變;同一個人,不同情況下,想同一件事,也可以有不同想法,即不同內容也;要掌握要通過想法內容助人

人如何想那個內容便是 Context;這個『如何想』,並非指『想法內容』的『如何想出』,即不是指先想什麼內容,跟著什麼內容,然後就想到最後那個內容,因為那還只是內容而矣

Context是內容以外的結構,舉例來說,次感官形態是『Neuro 身心』的一種 Context,高級語言模式,是『Linguistics 語言』的一類 Context;它們的共通點,就是沒有內容,NLP 的所有技術,皆以發現及/或影響 Context 為手段,為己為人,達成改進。

某人對某一人事物感到憤怒,要他回想那件人事物,那件人事物就是想法的內容 Content;他回想那件人事物的境象,是光是暗、是大是小、是遠是近...,那是它的次感官形態,也就是他的想法的 Context 的一種;懂得一小點 NLP 的朋友也知道:改變它的次感官形態,他的憤怒感覺也跟隨改變了,這就是所謂 NLP 以發現及/或影響 Context,來為人達成改進。

這種改變即是 Context on Content,改變 Context 於 Content 上;這種改變,於大部份的情況,也許沒有什麼問題,但若果對方回想到那個 Content 後,憤怒反應極大,那麼,當他在那種狀態下,還要他改變什麼 Context難矣;再者,本來他來找你時是沒有什麼憤怒,但回想那個 Content 後,他卻變得情緒化了,我們應反問自己,我們究竟是否真的在幫助他呢?

這不是一個個別的問題,而是凡是要先想 Content 來改變的技術,亦即是多種 NLP 技術,都有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這亦是很多朋友,學了卻不用 NLP 的原因之一。

那麼,如何是好呢?

Context on Content,就要先想 Content,若是 Context on Context,那就無需冒上這個風險了。

但怎樣才能 Context on Context 呢?

下回分解。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Updated: Mar 2019

Wednesday, May 18, 2011

Hypnosis: 做轉化催眠時,受者的正面訊息大部份都是負面,怎辦?

Hi,

朋友續問:在詢問正面訊息時,受者回答的大部份都是負面的人生價值觀,但又沒有時間重新再做過,此時除了不下後暗示並進行封存外,能否在受者的訊息中抽絲剝繭地過濾掉所有負面的訊息,只餘下一些正面的訊息來下後暗示?

當受者真的已releasereview(IR)或己充份理解對方的動機(IC)時,得到的正面訊息就會是正面的!得到負面訊息,因為未做好之前的這兩個步驟,因此,我絕不會在完成先決步驟前,詢問正面訊息,免浪費時間。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Hypnosis: 做內在調解時,『參與者搖擺不定、甚至有些好似轉軚了』怎麼辦?

Hi,

同學來電郵詢問,問題甚覺不錯,分享如下:在IM過程中,發現有的參與者在發表完對原話題的意見後,在聽到其他人的相沖意見後,有時會附和相沖意見、有時會變得搖擺不定、甚至有些好似轉軚了,怎辦?

『搖擺不定、甚至有些好似轉軚了』就是『調解』想達成的結果嘛!如果各方絕不改變,那來『拍齊』次人格的分歧。

筆記中的既定程序,早已容納了這種情況:有相沖意見時,先向前詢問其他參與者對相沖意見的意見,完成一Round後,由原相沖意見提出者道出『共識』即可。

就算其他參與者聽了以後,還有相反意見,他們仍有機會表達,因為當你完成處理一項相沖意見後,你仍會繼續順序問他們意見;這樣就節省了時間,而且不用來來回回,攪亂了自己及受者的思想。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Saturday, May 14, 2011

Ericksonian Therapy: 艾克森的智慧 Part 5 - 先求相容

Hi,

如果你曾閱讀催眠治療學的歷史,在艾克森醫生之前,就是遠在十九世紀的人事物了!

也是在艾克森醫生之前,催眠治療並不是一個獨立治療技術,只是附屬於其他治療系統,也是因為艾克森醫生的突破,促成了催眠治療師這種專業、行業、資格。

縱使艾克森的創意,改革了催眠治療,但他卻沒有另創一套學問或門派;所謂『艾克森催眠治療學』,只是後人整合了艾克森的方法,建立而成。

艾克森只是偏離了傳統的催眠治療,不再把暗示強加被動受者而矣,他用的依然是催眠治療;而他所用的方法,也極能應用於催眠治療以外,今天不少不用催眠的心理學家,卻依然使用著艾克森醫生的治療方法。

這是艾克森醫生的事蹟,也是艾克森治療學智慧相容

他的方法,相容於催眠治療,雖然催眠治療並非主流,但仍遠比另創一套陌生的技術,更易讓人明白接受;他的方法,相容於催眠以外,更令他的方法能得以發揚光大。

他的方法,與受者的感受相容,沒有了不必要的抗拒;他的方法,與受者的情況相容,受者自能理解依從;他的方法,與受者的意願相容,受者自然即時配合;他的方法,與受者的水平相容,受者便擁有能力執行。

為什麼能如此相容?因為它根本與受者本身相容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Ericksonian Therapy: 艾克森的智慧 Part 4 - 智慧一生

Hi,

艾克森醫生 17 歲時,患上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導致全身癱瘓,照顧他的醫生,也認為他無法存活,但他自己卻發展出一套,通過精神集中想像身體逐點回復活動能力的方法,結果他非但能行能走,還能踏單車、參加獨木舟旅行等等,最後更上了醫學院,當起醫生來。

由於小兒麻痺症的遺害,他永久喪失了不少身體右邊的肌肉,引致左右肩膊極不對稱,他不斷於鏡前練習,自行調整了因病引發的脊柱彎曲,令他的外表更為正常。

由於下半身等活動能力始終不及常人,他鍛練了強壯的肩膊肌肉,方便他以手仗行動;他原居於密西根州,那裡的污染令他的過敏症每況愈下,於是他決定遷往更乾爽的鳳凰城。

隨後的幾十年,小兒麻痺症為他帶來各種不同的後遺症,每天痛苦不堪早上起床後根本動彈不得,所以他把工作時間改為下午;每次他病發後,他也能回復工作,四出教學、研究、診症。

人生最後十年,他逐漸失去了控制肌肉的能力、說話口齒不清、無法長時間集中,但他卻能以左手協助右手書寫、於精神一點的時候繼續授課或診症,直至去世那一個星期,他仍能保持活躍。

艾克森醫生的一生,根本就是他的智慧的顯現,他掌握自己難題之下的狀況,每次也能決定離開這裡去到那裡

一個 17 歲就應死掉的人,竟然豐盛地活到 78 歲。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後記: 朋友閱讀這篇短文後,問小弟是否想說明艾克森醫生的毅力,是也非也,他靠的不只是毅力,更是彈力

我的觀點: 他們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Hi,

朋友閱畢小弟前文,來電郵詢問:小弟稱誠哥、四叔者為天使,莫非小弟贊同他們所作所為?

那可這樣『文革式』迫害小弟啊?不是早已說那是胡言亂語了嗎?還問!

本來不想說得太白,留大家多一點想像空間嘛;既然問到,那來不答之理?

天使魔鬼,相對概念而矣!除非你是八九十後,否則你要問問自己:當年有否像大部份香港人一樣,把誠哥、四叔等人,視作學習對象呢?

如果有的話,那就要再問問自己:為什麼現在卻反過來認為他們如斯惡劣,是他們改變了,還是我們自己改變了呢?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Wednesday, May 11, 2011

轉載: 認識 NLP 增強正能量 無懼逆境

轉載:明報JUMP
日期:3-2-2010

一個人能否邁向成功,又豈會單憑努力與默默耕耘!你還要懂得如何運用智慧、察言觀色、凡事從多角度思考……。Timothy 及 Catherine 在工作上遇到挫折,碰壁之際,不約而同報讀了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下稱聖雅各)的身心語言程序學(NLP)課程,改變了以往的思維行事策略,提升正能量之餘,工作上更見得心應手,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出發!


Timothy

難題:與同事溝通有困難

現時在政府部門擔任管理人員的畢業學員 Timothy,曾從事項目策劃工作,經常要跟不同部門「交涉」,但動輒遇到溝通方面的困難,阻礙工作進度。他於是修讀了 NLP 課程,希望對他的溝通能力有幫助。

增觀察力 改變對事物看法

對 Timothy 來說,修讀 NLP 課程的最大得益是能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以及改變了他對事物的看法。「以前走路只是顧自己思考,從不理會其他人,但現在則會留意別人,令我察覺到很多從前未能察覺的人和事,例如別人的小動作及身體語言正正反映了其內心世界。我亦變得會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再經過細心分析才下定論。」

Timothy 現時負責管理 160 人,加上要服務市民,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尤其重要。他稱,當接到市民的投訴或出現工作矛盾時,他都會利用 NLP 技能,透過證據、推論來分析事件,然後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工作效率相應提高。

他笑言,掌握了 NLP 的理論後,學會了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不知不覺間,負面情緒亦減少了。「以往我經常說一些無謂的負面說話,如『死啦﹗死啦﹗』,但現在學會了應付壓力的正確心態,便會提醒自己要多說建設性的說話,有助提升自信及說服力!」


Catherine

難題:經營不善、難與員工相處

另一畢業學員 Catherine,經營美容生意逾 10 年。她表示,最初修讀此課程,是希望學懂如何管理公司及員工,令銷售額上升。不過,在一年的學習過後,她發現自己與客人之間的溝通改善了,懂得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整合創業經驗 眼界大開

Catherine 稱,過往不擅於經營美容生意,雖然了解很多程序,但卻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操作。「美容是一門接觸人的生意,若不了解客人的需要,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問題,甚至會導致經營困難。」在 NLP 課程中要進行很多練習,學懂如何整合自己的創業經驗,在生意上大大派上用場。

「悲觀的人亦可透過學習 NLP,學會凡事從多角度考慮,不會流於片面,我自覺智慧高了,開心亦多了!」


在職人士學習 NLP 增強競爭力

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經理劉遠章表示,學習 NLP 等的個人成長發展技能已成為全球打工仔的大趨勢,「在現今香港及全球的經濟和社會制度轉型的情下,不少打工仔都明白不斷改進自己,才能加強個人競爭力,而通過學習NLP是不二法門。」

課程導師陶兆輝博士強調,透過運用 NLP,在身、心、語言的互動配合之下,有助學員為自己建立更有效率的行動思維策略,達到促進他人及自我改進的目標,學員從而相信自己,並肯定自己的能力,亦能幫助自己及他人面對逆境,應用在職場方面。


為港人度身訂造 增強應用 NLP 技巧

此課程已開辦了 11 屆,已有逾萬人修讀。以往課程學員主要為銷售員,但隨 NLP 技巧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在商業、銷售、教育、培訓、輔導及自我改進方面亦可派上用場,因此近年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商業從業員、教師、學生,甚至是家庭主婦,當中也有不少內地人士,專程來港上課。

陶博士表示,NLP 本身是以英語作為發展基礎,內容也重教授圖像化技能,然而香港人對圖像不太敏感,故針對香港人的需要,調節了教授內容。「我們會教授學員多從聽覺及觸覺方面學習應用 NLP 技巧,並會採用各種講授、小組討論、技巧練習,角色扮演等方式掌握理論。」因此課程是全港首個專為香港人及中國人設計、並是唯一一個長達一年的證書課程,希望學員能有足夠時間在實際生活中實踐所學,真正活出 NLP。


常見職場困局 NLP 拆解有法

Case 1 求職碰釘

困局解構:為何有些人經常求職失敗?主要原因是求職者未能掌握面試官想聽到的回應,求職者首先要做的是抓緊面試官的心理,應站在別人的位置看事物。

NLP 幫到你:如面試官是人力資源部的員工,求職者切忌自吹自擂,因他們會害怕聘請回來的員工是騎牛搵馬,未必打算會待在公司作長久發展;但假如面試官是公司僱主,則可推銷自己的強項,因為他們想聘請的是富才能的人士。總之若求職者能做到「投其所好」,過關自然「Easy Job」!

Case 2 銷售員推銷遭拒

困局解構:產品價錢昂貴,銷售員當然不能猛說便宜了事,要了解潛在顧客的需要及顧慮。

NLP 幫到你:銷售員應將產品的其他優點分成數個信息,讓顧客逐一接收(較易接受),不能操之過急,最後讓顧客整合產品的優點才作決定,成功率大大提高。

Case 3 見客缺乏自信

困局解構:要先找出自己的強項,再推至其他方面,慢慢發展其他強項。

NLP 幫到你:應急辦法:回想一次自己最有信心的情景,讓自己進入那狀態;長期辦法:可挑選一位伶牙俐齒的人,模擬他所使用的技巧,持之以恒便能增強個人的表達能力。

胡言亂語一篇: 魔鬼與天使

Hi,

某人身故,一生沒做什麼壞事,不知不覺上了天堂,見到了天主,問曰:為什麼你這麼狠,創造了李嘉誠、李兆基等魔鬼,巧取豪奪,累我們香港人貧窮一生,買樓連車邊也沾不到呢?

天主奇道:不可能吧,我早已派了多位天使下凡,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給你們,更要他們帶領香港與世界接軋;香港比你早年歸天的前輩,也對他們讚口不絕呀,還把他們當作學習對象,努力脫貧,創業興家呢!

某人曰:竟有此事,天使們叫什麼名字?

天主說:誠哥與四叔囉!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Tuesday, May 10, 2011

身心治療學基礎論之十三:身心一體,悉隨尊便

Hi,

說了這麼久,身心互動,不容置疑。

數十年前,科學以為身心乃兩個不同系統,互不相干,逐漸發現身心互動,心理生理學(Psycho-Physiology)百花齊放。

但在我們裡面,那裡是身,那裡是心呢?當發生不愉快事情時,是身,還是心,承受著壓力呢?當面對開心快樂時,是身,還是心,享受著歡愉呢?

身心本為一體,很多初時以為只存在於大腦中,直接影響身心反應的化學物質,其實同時存在、並能產生於身體其他部位,就只算大腦本身,它是身,還是心呢?

身心一體,控制著身心的反應,其反應卻能回頭影響身心,週而復始,結果一是每況愈下,一是每況愈上。

身心狀況,向上提昇,向下沉淪,悉隨尊便。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P.S. 身心治療學基礎論,不經不覺,寫了差不多一年,是時候暫時罷筆,將來時機再遇,另闢新欄,再行討論。

Sunday, May 08, 2011

Ericksonian Therapy: 艾克森的智慧 Part 3 - 離開這裡

Hi,

回看前文...

一名酗酒多年的男士,艾克森醫生著他往植物園去看仙人掌,同時在那裡深深思維,結果他戒了酒。

一位性好競爭的男士患有頭痛九年,艾克森醫生讓他自己的肌肉比賽放鬆,結果他不再頭痛了。

一名哈佛學生,慘被嚴重暗瘡煩惱多年,艾克森醫生叫他的母親,移走房中所有鏡子,兩星期後,他的暗瘡完全好了。

一位高中學生,準備參加校際擲鐵餅比賽,但不斷練習後,他的成績卻依然無法突破58呎,奪標機會渺茫,艾克森醫生問他能否分辨58呎跟58呎又十分一吋,他說太接近了,無法分辨;結果他取得銅牌,再過一年,更獲得了奧運金牌,四年後又再奪冠。

一個極不開心、差不多是『零』社交的女士,不會容許自己吸煙、喝酒、看戲、去藥房(因當年美國藥房有煙賣!)…,因為她相信神會立即殺死她;艾克森醫生花了很長時間,說服了她吸一口香煙,結果她沒有立即死去,艾克森告訴她:因為她還未到時候;結果最後她開展了社交生活、轉了工、結了婚、快樂地生活下去。(各位朋友,不用擔心她同時變成了煙精酒鬼,她沒有!)


這五個案例,除了『去到那裡』外,還有什麼共通點呢?


去到那裡』,當然要先『離開這裡』!這是艾克林醫生最為智慧之處,為什麼世上那麼多人,明知非改不可,還是不改?因為他們還在這裡嘛!

酗酒先生離開了『非飲不可』,不是因為要戒酒,而只是因為要去看『不飲也可』的仙人掌而矣。

競爭男離開了『與人競爭』,不是因為要改變性格,而只是因為要『與己競爭』而矣。

哈佛學生離開了『顧影自憐』,不是因為不再緊張自己的容貌形象,而只是因為『沒有鏡子』而矣。

擲餅哥哥離開了『五十八呎』,不是因為他力量大了,而只是因為他『沒法分辨』十分一吋而矣。

自閉小姐離開了『循規道矩』,不是因為她不再相信她的神,而只是因為她察覺自己『未到時候』而矣。

去到那裡』,先要『離開這裡』,『離開這裡』,就要『去到那裡』的『那裡』,不是原本認為無法去到的那個『那裡』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P.S. 更多瞭解七年只辦一次的艾克森治療學課程,可往:www.excelcentre.net/erickson

Thursday, May 05, 2011

Ericksonian Therapy: 艾克森的智慧 Part 1 - 難題之下

Hi,

艾克森醫生,現代催眠治療之父,這個稱號,當之無愧。

他的偉大之處,卻也是眾多治療師、學者的最大誤解!

艾克森之前,催眠治療,必須先經導入(Induction)程序,把受者引導進入催眠狀態,艾克森不做導入,直接『清醒催眠』,這是他偉大之處,但也是典型誤解!

他不是不做導入,只是隱化了導入,因此,他做的不是『清醒催眠』(Waking Hypnosis),而是『間接導入』(Indirect Induction),這是他偉大之處,但也是典型誤解!

直接暗示受者改進,結果惹來抗拒,效果適得其反,因此,艾克森以『故事』(Story)及『比喻』(Metaphor) 來暗示受者,這是他偉大之處,但也是典型誤解!

艾克森深知語言結構的威力,故使用特定的『語言模式』(Language Patterns),說服對方,促進改進,這是他偉大之處,但也是典型誤解!

受者的難題,很多時只是表面的徵狀,針對徵狀,屢屢徒勞無功,艾克森巧妙地運用『直覺』,看穿受者的難題,深入難題根源,徹底協助受者解決,這是他偉大之處,但也是典型誤解!

究竟艾克森的智慧在那?

以上所說的,全都是他聰明之處,但也只是艾克森治療學的表面皮毛,與他的真正智慧,尚有極大距離。

『不經導入』、『間接導入』,只是較易形成催眠狀態,與能否解決受者難題,毫無關連;世上眾多助人之『』,大部份皆不涉及催眠,催眠難易與否,有何相干?正因如此,艾克森治療學,既能用於催眠治療,也能用於各種助人方法,甚至不在治療範疇之內的亦可。

『故事』、『比喻』、『語言模式』,只是說服之『』,不知說服什麼才能產生效果,那只是枉有其法,而無計可施也。

上述兩者,『』『』而矣,又豈能是『道』,那來智慧?

運用『直覺』,更是玄又之玄;有『直覺』者,無需學習;無『直覺』者,無法學習,試問如何掌握?根本不明白表面之下,存在的是什麼,就算看穿,也只得混沌一片,無從入手!

艾克森的智慧,在於對難題表面之下的事物,瞭然於心,那麼,無論什麼樣的協助,自然水到渠成。

難題表面之下的事物,又是什麼?

人做了應做的,自然沒有問題;但當應做的未做,難題應運而生;難題表面之下的,就是那些應做未做的事;能看得出,只憑直覺,難矣,更需要的是知識。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P.S. 本文原刊登於 Excel Your Life 月刊 201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