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08, 2025

我的觀點極短篇: 比利時器官捐贈廣告 下集 - 出口內銷

Hi,


前文問到比利時人說的是法語荷蘭語德語,為何那批針對他們的器官捐贈廣告,卻用上了英語呢?

首先,使用英語則無需同時把法語、荷蘭語和德語,擠進丁方大小的廣告中,這是一個現實的考量;同時,在一個語言分裂嚴重的國家,英語有時被視為中立的「溝通橋樑」

再者,比利時人懂英語的比例相當高,約 55%-60% 的比利時人能用英文進行溝通,15-34 歲年輕族群中,英文使用率更高,可達 70% 以上,他們視英語為全球化與現代化的象徵而年輕人不正就是捐贈器官廣告的理想受眾嗎?

在歐洲等地,年輕人常使用英文觀看娛樂與教育內容,英文廣告更能與這些觀眾產生共鳴。

更重要的是使用英文可以讓這些宣傳訊息,更易透過社交媒體傳出國外,但他們的對象應該不會是國外的社群吧?

當然不是,但當這些有趣特別的廣告衝出國際後,全球便會有更多懂英語的人閱讀與轉發,並給予更多的 Likes 及正評,依據大部份社交媒體的演算法則,這些訊息將更廣為流傳,因而在比利時國內的社群,亦將更大機會再三看到這些廣告,這是一種「出口轉內銷」策略。

要針對 A,大可著力在 B,地球是圓的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