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前文提到,明明沒有什麼蝕底的事,但學者卻認為蝕底,還大聲疾呼;隨後再看新聞,不同電視台,訪問不同的普羅市民,竟也異口同聲的說蝕底,真的難解難明!
政府那個先租後買計劃,頂多只是沒有『著數』,絕對不會『蝕底』,但這麼多人大喊蝕底,明顯地是把沒有著數看成蝕底,這已是今人的普遍混淆了。
著數者,多出來的,得到比付出的多;
蝕底者,連最下部(底)也給蟲食(蝕)了,那是損失了本身擁有的事物。
沒有著數,只是得不到比付出多而矣,那來蝕底?
沒有著數,甚至還不是『唔抵』,唔抵者,得到的比付出的少,上述的先租後買計劃,如果最後決定不買,得到的比付出的相等,因為他付出的是市值租金,所以那只是沒有著數吧了!
把沒有著數,混淆了唔抵以至蝕底,是人心轉變,因為我們不自覺地認為著數是應份的,沒有了應份的,當然蝕底。
我們的上輩,他們是繁榮香港的建立者,因為他們沒有應份這種心態,付出多了也不覺蝕底,多出的不往個人口袋裡鑽,而是去了香港這個整體,香港自然繁榮。
這種人心轉變,對我們香港人來說,是喜還是悲呢?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