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艾克森治療學課程同學來電郵詢問:如何釐定艾克森策略中的 ABCD,小弟就用回課堂中『零社交女士』的故事,再作講解。
反正要回覆那位同學,不如公諸同好...
D1 是對方面對的是『什麼難題』,「無社交導致不開心」可以是 D1。
D2 是『想要發生的結果』,若 D1 是「無社交導致不開心」,D2 便會是 「有社交」,對不對?
對,但對一個差不多完全沒有社交的人來說,「有社交」是一件極大的挑戰,這樣的 D2 難於達成。
因此,D1 並不能是「無社交導致不開心」,我們需另找一個容易一點解決的 D1。
如果 D1 只是 「相信神會立即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的話,D2 只需是「相信神不會立即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這樣就容易多了。
請留意,小弟說要達成的 D2,並非「相信神不會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而只是不會『立即』而已,那樣做容易得多。
C 是『要達成什麼小目標』,對方便會開始做到 D2 想要發生的結果。
若那個女孩「相信神是會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但自己還未配合要死的時候」,那樣就算做了點違反神旨意的事,也不會立即被殺,這便是 C。
『學到什麼才會達成上述的 C』,正是 B。
她相信吸煙是違反神的旨意,如果就算做了,若然並未有立即死掉,她就明白 「被神殺死也需要配合時候」,這便是她的 B 。
A 是『傳達什麼訊息,對方才會學懂 B』,這個個案的 A 比較複雜一點,分為兩次。
A1 是『表面說的話』,第一次的 A1 ,就是艾克森 「叫她吸一口煙」;A2 其實是艾克森『真正想傳達的訊息』,自然是指示她「做一點違背神的旨意的事 」。
第二次 A1 是當她吸了一口煙之後,艾克森跟她說 「因為你還未到時候」;A2 便是「就算違背了神的旨意,你也不會立即死掉」。
整個邏輯是她原本「相信神會立即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D1),要她改進,艾克森令她先「做一點違背神的旨意的事 」(A2),但她卻發現「就算違背了神的旨意,也不會立即死掉」(A2),她就明白 「被神殺死也需要配合時候」(B)。
由於她違反了神的旨意,卻仍未死,她便有機會「相信神是會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但自己還未配合要死的時候」(C),於是她便會「相信神不會立即殺死違反神旨意的人」(D2)。
很複雜?
當然,否則那會這麼多人,說要學習艾克森治療,最後原來只是學了一點艾克森的語言模式,便以為大功告成!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P.S. 沒有上課的同學,小弟必須提醒諸位,在艾克森年代 (上世紀 50 年代),吸煙並不是壞事,請勿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昨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