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同學來電郵問我:催眠課程中的『主要暗示』考試時,明明好像已經明白,但仍是答錯了,究竟我的思維過程出了什麼問題?
這是一條很了不起的問題,不少考試不及格的朋友,老是想著自己是怎樣怎樣的正確,而改卷的那個人是怎樣怎樣的攪錯了;問小弟時,不是問如何才能答對,而是要說服小弟,他的答案是如何的正確,那即是說:『不是我答錯了,而是你改錯了』,這樣當然難於改進啦!這位朋友能先承認自己可能犯錯,那才是進步的根源啊!
其實大部份初學者,問題是出於他們是在處理受者說話的內容(Content),而非其脈絡(Context)。
處理內容,則必須運用自己對他說話內容的理解,亦即自己對受者說的事物的定義與認知,而你的定義與認知,當然不會完全跟對方的相同,結果就是誤導了自己的決定;舉例來說,考試中聽了受者說『諗起個女個樣,就會唔想飲酒』,便理解成『個女才是最大的動力』,結果以此作為『主要暗示』的『推動部份』,這跟今天另一位同學認為『肝病不會進一步惡化』就是『推動部份』原理相同,他認為因為那是醫生說的話,醫生說的話當然應該是病人的最大推動力。
受者的『諗起個女個樣,就會唔想飲酒』,當然可能會是基於這樣的演譯,但也可能是由於『他的女兒的樣子實在太令人反胃,因此不再想飲酒』,又或『他的女兒的樣子令他想起他那已去世的母親,他的母親以往一見他飲酒,就會大吵大鬧,因此不再想飲酒』,繼續推理下去,可能的演譯,成千上萬,那還能否肯定,受者說話真正的意義,必然就是原來的理解呢?
另一位同學的演譯,來自他自己對『醫生的話是最大的推動力』的理解,如果人人皆是這樣,那麼就沒有人不聽醫生的勸告了!
作為理解『自己是不會知道別人的理解』的催眠治療師,只好退而求其次,通過對方說話的形式(Format),亦即脈絡,來作決定。整個主要暗示,其實只有兩個部份,就是目標及推動,如何以形式脈絡取決,再次分述如下:
1. 目標,就是他來找你的原因,他是來減肥的,當然是減肥後的體重,他來找你戒賭的,當然是停止賭錢;完成催眠後,如果他來找你的原因還沒被滿足,他當然認為他的難題尚未解決,那麼,我們的治療當然不算成功;因此,這條主要暗示的目標部份,明顯地是『你會停止飲酒』。
同學亦提到可否用『以茶代酒』作為一個間接的主暗示?,首先,為何要間接呢?這是目標,間接了目標,那麼他就有可能誤解,如果連目標也誤解了的話,那來成效?更重要的是『以茶代酒』不只是間接了那麼簡單,它是局限了受者的選擇,他的目標變得只是『想飲酒時飲茶』,這只是停止飲酒這個目標的方法之一而矣,如果環境條件不容許飲茶,他便不能執行這個目標了!
2. 推動,就是做到『目標』的最大情緒反應的『好處』或『著數』,推動我們行事的,不是邏輯,而是情緒,否則世上任何人、任何事也會變得邏輯,那就再沒有人會做出什麼傻事了!考題中有兩項都是帶著極大的情緒的,其一是『諗起個女個樣,就會唔想飲酒』,其二是『老婆唔會帶埋個女返外家,唔會無面』,那個才是『推動』呢?
很簡單,不用理解什麼內容,只需問問自己,那個才是『好處』或『著數』,那麼那個就是『推動』了;前者只是停止飲酒的原因,因為其形式是『諗起個女個樣』導致『唔想飲酒』,那當然不是『推動』,後者才是停止飲酒的『好處』或『著數』,因為其形式是『停止飲酒』導致『老婆唔會帶埋個女返外家,唔會無面』,答案當然是後者。
因此,整個主要暗示就是:『你會停止飲酒,因為你老婆唔會帶埋個女返外家,唔會無面』或更正確一點:『你會停止飲酒,因為你唔想你老婆帶埋個女返外家,唔想無面』。(Remark 1)
或者更好的版本是:『你會停止飲酒,因為你唔想你老婆帶埋個女返外家,唔會無面』;加上『你唔想』,因為那是他的一廂情願,現實世界中,他的老婆真的會不會『帶埋個女返外家』,我們不知。
整個決定過程,沒有動用對內容的理解,只是通過其形式來作決定,亦等於沒有動員催眠治療師自己的主觀想法,那麼,自然沒有產生催眠治療的大忌-主觀引導了。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Updated: Jul 10 2013
Remark 1: 為什麼加上『唔想』會更正確一點?因為這只是受者的想法,真實是否如此,實在不知;早兩年前,小弟不會堅持後者正確,但要求當然要有所提升,現在你問我,小弟肯定會說後者才是正確。但各位考試同學請放心,無論你答的是前者,還是後者,小弟也會當你正確,不會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