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前文爭拗的狀態中提到近年香港老是不斷的爭拗。
叫人不要爭拗,根本沒有可能成功;學過催眠治療或 NLP 的同學,都會明白到叫人不要做什麼是難於有效的,因他已在做,慣性使然,就算不想做,也不覺意地做了。
況且,以直接解決難題來解決難題,正是前文說的一度改變,結果難上加難。
叫人包容,好一點吧?
包容,是一種心態,以更難改變的心態,去改變相對較易改變的行為,焉有容易之理?這也就是二度改變的典型例子。
那麼,如何是好?1.5 度改變,改變難題的狀態好了。
爭拗的狀態,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不配合,化解矛盾,配合可也。如何配合?
做了任何事影響了別人,說一聲『唔好意思』,不就是配合了人家不開心的情緒嗎?別人跟你道歉,你回應一句『唔緊要』,也是配合。
別人幫助了你,不管大小輕重,說聲『唔該』以表謝意,當然是配合;他人感謝你的幫忙,簡單一句『唔使客氣』回禮,也就等於配合了對方的謝意。
但這只是基本的禮貌啊?但那不正是我們現在極度缺乏的物事嗎?
當更多人做回這些我們以前自然會做的,習以為常的簡單舉止,小弟不敢說能為社會帶來什麼,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必然更趨融洽。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P.S. 希望不會有朋友說第五個『唔』-『唔使旨意』!
P.P.S. 不要小看這四個『唔』,要做到也不容易;冷眼旁觀,社會上『唔』做的比做的多太多。
P.P.P.S. 你叫人做,你自己有沒有在做啊?小弟不是一個很有禮貌的人,但基本的,還可以!
P.P.P.P.S. 『唔好意思』=『不好意思』;『唔緊要』=『不要緊』;『唔該』=『謝謝』;『唔使客氣』=『不用客氣』
Keith To's Ideas & Thoughts on NLP, Hypnosis, Coaching, Facilitation, Self Improvement, Personal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se seem to be nothing related. But from a Systemic Thinking perspective, they share similar nature and processes.
陶兆輝對身心語言程序學、催眠治療學、教練學、輔引學、自我改進、個人發展及商業發展的純個人看法;它們看似毫不相關,但當你從合整式思維角度來看,它們卻擁有相近的性質及過程;我將每隔數天不斷加入新的文章, 內容絕不敢認為是肯定正確, 旨在拋磚引玉而矣。
(All articles copyrighted by Keith To)
Wednesday, August 26, 2015
Tuesday, August 25, 2015
心智描繪學: 是結非繞!
Hi,
小弟於八年前在美國學習了 Zentangle 繪畫技術,成為首個美國以外的學習者,四年多前在同事協助下,引進了來香港,這幾年在同學間也深受歡迎。
今年 Zentangle 在香港突然流行,皆因多了幾本台灣出版的相關書籍。
這種有益身心的技法,流行實在可喜可賀,唯一有點美中不足的,就是她的中文譯名。幾本相關著作皆用『禪繞』作為譯名,但我們早於多年前已譯作『禪結』,而當時也獲美國原創者的認許。
不明就裡的朋友,也不問究竟地『禪繞』起來。
這不是一個關乎面子的爭拗,而是譯名能否反映她本身的真正意義,才是關鍵。Tangle 一字,意即『交纏的一團』,當中並沒有『繞』的含意;『交纏的一團』,當然是『結』而非『繞』!
『繞』的意思是圍,是環,是圈,跟『交纏的一團』並不同義,只是由於我們經常用上『纏繞』一詞,便把『纏』誤作『繞』,馮京馬涼矣!
學過 Zentangle 的朋友,肯定知道繪畫時,絕不只使用圍環圈等圖案,直線更是常用,因此『繞』字於義於理也不合,故非澄清不可。
再者,在原創者的介紹網頁中,提到 Zentangle 是一種『create beautiful images by drawing structured patterns』,意即以有結構的圖案創造美麗的圖象,結構者,以結構成也,那麼,Zentangle 豈有不是譯作『禪結』之理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那可成事?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小弟於八年前在美國學習了 Zentangle 繪畫技術,成為首個美國以外的學習者,四年多前在同事協助下,引進了來香港,這幾年在同學間也深受歡迎。
今年 Zentangle 在香港突然流行,皆因多了幾本台灣出版的相關書籍。
這種有益身心的技法,流行實在可喜可賀,唯一有點美中不足的,就是她的中文譯名。幾本相關著作皆用『禪繞』作為譯名,但我們早於多年前已譯作『禪結』,而當時也獲美國原創者的認許。
不明就裡的朋友,也不問究竟地『禪繞』起來。
這不是一個關乎面子的爭拗,而是譯名能否反映她本身的真正意義,才是關鍵。Tangle 一字,意即『交纏的一團』,當中並沒有『繞』的含意;『交纏的一團』,當然是『結』而非『繞』!
『繞』的意思是圍,是環,是圈,跟『交纏的一團』並不同義,只是由於我們經常用上『纏繞』一詞,便把『纏』誤作『繞』,馮京馬涼矣!
學過 Zentangle 的朋友,肯定知道繪畫時,絕不只使用圍環圈等圖案,直線更是常用,因此『繞』字於義於理也不合,故非澄清不可。
再者,在原創者的介紹網頁中,提到 Zentangle 是一種『create beautiful images by drawing structured patterns』,意即以有結構的圖案創造美麗的圖象,結構者,以結構成也,那麼,Zentangle 豈有不是譯作『禪結』之理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那可成事?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Sunday, August 23, 2015
解夢: 為什麼發夢?
Hi,
我們每晚也在發夢,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會發夢的呢?發夢是否有著必要的功能呢?
不同的研究者,有著不同的解釋,為使各位朋友對這個每晚也發生的現象,得到多一點瞭解,特簡述數個廣被接納的理論。
夢是痛苦與希望的表達,當我們發夢時,中腦的杏仁體與海馬體被激活,它們與我們痛苦與希望的記憶相關,因此研究者相信,夢境是在表達我們的痛苦與希望。
夢是實習面對威脅,上述提及的杏仁體,也同時儲藏著危險威脅事件的記憶片段,研究者認為,發夢是大腦在預演如何應付各種可能的威脅,俾使我們有所準備。
夢是在整理記憶,每天我們接觸萬千資訊與事件,發夢時我們重組記憶,保留重要有用的記憶,無用的放在次要的位置上,這樣我們便能更有效益地回想有用的資訊。
夢是在自我治療,我們清醒時不能接受、不能面對的情緒事件,大腦在發夢時,嘗試給它們一些合理的反應,以減少對我們帶來困擾。
夢是在解決難題,我們日常生活無法解決的難題,夢境以非典型的組合方式,創意地搜尋答案,為我們嘗試解決問題。
不管那個理論更為正確,夢境絕對不是毫無意義的亂碼,理解夢境,有助我們看清自己。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最深入廣泛的解夢課程-夢境工程:www.DreamYogaProgram.com
我們每晚也在發夢,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會發夢的呢?發夢是否有著必要的功能呢?
不同的研究者,有著不同的解釋,為使各位朋友對這個每晚也發生的現象,得到多一點瞭解,特簡述數個廣被接納的理論。
夢是痛苦與希望的表達,當我們發夢時,中腦的杏仁體與海馬體被激活,它們與我們痛苦與希望的記憶相關,因此研究者相信,夢境是在表達我們的痛苦與希望。
夢是實習面對威脅,上述提及的杏仁體,也同時儲藏著危險威脅事件的記憶片段,研究者認為,發夢是大腦在預演如何應付各種可能的威脅,俾使我們有所準備。
夢是在整理記憶,每天我們接觸萬千資訊與事件,發夢時我們重組記憶,保留重要有用的記憶,無用的放在次要的位置上,這樣我們便能更有效益地回想有用的資訊。
夢是在自我治療,我們清醒時不能接受、不能面對的情緒事件,大腦在發夢時,嘗試給它們一些合理的反應,以減少對我們帶來困擾。
夢是在解決難題,我們日常生活無法解決的難題,夢境以非典型的組合方式,創意地搜尋答案,為我們嘗試解決問題。
不管那個理論更為正確,夢境絕對不是毫無意義的亂碼,理解夢境,有助我們看清自己。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最深入廣泛的解夢課程-夢境工程:www.DreamYogaProgram.com
Wednesday, August 19, 2015
Systemic Thinking: 爭拗的狀態
Hi,
近年香港老是不斷的爭拗。
凡有人贊成的,就有人會出來反對。
本來有不同意見,對社會是一件莫大的好事,集思廣益嘛!但現時大家往往聽到的,只是贊成與反對,卻缺乏了背後的論據,誰更大聲便好像誰更有道理。
有論據不代表對方會放棄自己的立場,但未有立場的大多數,卻會因你的合理論據而適當取態。
沒有論據的爭論,只是爭執爭拗,非但無益,只會引來更多的衝突。
衝突不同對立,對立兩面可理性爭論,真理越辯越明;衝突就是硬碰,硬碰產生情緒,有情緒時更不理性,結果更多衝突。
香港正朝著這個惡性循環發展下去!
看闊一點,為什麼香港會是這樣的呢?
可能的答案數以百計,甚或能說成什麼結構性問題,那麼解決難題本身便成為一個大難題。
要人不要爭拗,冷靜討論,大家也知道是沒有效果的,這就是所謂的一度改變 First Order Change,一度改變雖然易找到要改變的對象,但難於有效,皆因難題背後有著一個持續的起因;改變那個持續的起因,不就是解決之道嗎?理論上是正確的,這亦是所謂的二度改變 Second Order Change,但什麼才是那個持續的起因呢?
二度改變有效,但難,因為但凡問題持續久了,難題與難題的因也衍生了大量相關的情況,致令情境變得異常複雜,要找到真正的起因難矣。
一度改變易找難改,二度改變難找但相對易改,即兩者也難,於是小弟於多年前提出了一個虛構的 1.5 度改變,它介乎兩者之間,卻能易找易改!
二度改變找的是起因,1.5 度改變找的是因素,因素者,支持著結果產生的條件也。
這幾年的不斷爭拗,形成了一個爭拗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只要存在不同立場,爭拗隨之而起。
1.5 度改變,就是改變這個狀態;當這個狀態不復存在,就算起因持續,引發爭拗也變得不太容易,問題是如何才能調整這個狀態呢?
下回再續。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近年香港老是不斷的爭拗。
凡有人贊成的,就有人會出來反對。
本來有不同意見,對社會是一件莫大的好事,集思廣益嘛!但現時大家往往聽到的,只是贊成與反對,卻缺乏了背後的論據,誰更大聲便好像誰更有道理。
有論據不代表對方會放棄自己的立場,但未有立場的大多數,卻會因你的合理論據而適當取態。
沒有論據的爭論,只是爭執爭拗,非但無益,只會引來更多的衝突。
衝突不同對立,對立兩面可理性爭論,真理越辯越明;衝突就是硬碰,硬碰產生情緒,有情緒時更不理性,結果更多衝突。
香港正朝著這個惡性循環發展下去!
看闊一點,為什麼香港會是這樣的呢?
可能的答案數以百計,甚或能說成什麼結構性問題,那麼解決難題本身便成為一個大難題。
要人不要爭拗,冷靜討論,大家也知道是沒有效果的,這就是所謂的一度改變 First Order Change,一度改變雖然易找到要改變的對象,但難於有效,皆因難題背後有著一個持續的起因;改變那個持續的起因,不就是解決之道嗎?理論上是正確的,這亦是所謂的二度改變 Second Order Change,但什麼才是那個持續的起因呢?
二度改變有效,但難,因為但凡問題持續久了,難題與難題的因也衍生了大量相關的情況,致令情境變得異常複雜,要找到真正的起因難矣。
一度改變易找難改,二度改變難找但相對易改,即兩者也難,於是小弟於多年前提出了一個虛構的 1.5 度改變,它介乎兩者之間,卻能易找易改!
二度改變找的是起因,1.5 度改變找的是因素,因素者,支持著結果產生的條件也。
這幾年的不斷爭拗,形成了一個爭拗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只要存在不同立場,爭拗隨之而起。
1.5 度改變,就是改變這個狀態;當這個狀態不復存在,就算起因持續,引發爭拗也變得不太容易,問題是如何才能調整這個狀態呢?
下回再續。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Monday, August 17, 2015
解夢: 十大常見夢境的意義
Hi,
無論是佛洛依德,容格,或是佛洛姆等大師級解夢學派,也都認為夢境是相當個人化的,即使你和他發著完全相同的夢境,其意義也絕不一樣。
夢也是具有時間性的,就算你自己於不同時間,發了一個相同的夢,它也可以代表著不同的含意。
實在難為了初學者,因為這就無法像查字典般,輕易地解釋夢境了。
話雖如此,依據容格學說,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乃互聯共通,因此某些常見夢境,往往意味著接近的含意,極具參考價值。
下跌的夢,潛意識給你的警號,提示著你一個令你下沉的難題。
掉牙的夢,常與自信有關,問問自己近來在那方面失去了信心。
考試的夢,工作相關的壓力,是時候找出壓力源頭了。
裸體的夢,焦慮的反映,或許是太緊張大眾對自己的看法。
被追的夢,難題正在追趕著你,還是面對現實,採取主動好了。
死亡的夢,最多朋友擔心的夢境;放心,絕大部份是與真正死亡無關,通常是顯示著你的人生某個範疇,需要一個大變動,重新開始。
遲到的夢,提醒你沒有做到某些承諾,有時承諾太多,遲到的夢就會經常出現。
飛行的夢,鼓勵你某些事情,應該是時候放下,不再執著。
失控的夢,大部份也是駕著一輛失控的汽車,意義非常明顯,就是顯示著人生中某些事不太受你控制。
懷孕的夢,在夢中男士也可以懷孕,它只是告訴你人生中某方面,已經墨守太久了,需要多一些新意。
以上只能作基本參考,正如本文開始時說過,每個夢也有個別意義,而且當中的細節,更能給我們更大的啟發,助我們人生向前邁進。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最深入廣泛的解夢課程-夢境工程:www.DreamYogaProgram.com
無論是佛洛依德,容格,或是佛洛姆等大師級解夢學派,也都認為夢境是相當個人化的,即使你和他發著完全相同的夢境,其意義也絕不一樣。
夢也是具有時間性的,就算你自己於不同時間,發了一個相同的夢,它也可以代表著不同的含意。
實在難為了初學者,因為這就無法像查字典般,輕易地解釋夢境了。
話雖如此,依據容格學說,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乃互聯共通,因此某些常見夢境,往往意味著接近的含意,極具參考價值。
下跌的夢,潛意識給你的警號,提示著你一個令你下沉的難題。
掉牙的夢,常與自信有關,問問自己近來在那方面失去了信心。
考試的夢,工作相關的壓力,是時候找出壓力源頭了。
裸體的夢,焦慮的反映,或許是太緊張大眾對自己的看法。
被追的夢,難題正在追趕著你,還是面對現實,採取主動好了。
死亡的夢,最多朋友擔心的夢境;放心,絕大部份是與真正死亡無關,通常是顯示著你的人生某個範疇,需要一個大變動,重新開始。
遲到的夢,提醒你沒有做到某些承諾,有時承諾太多,遲到的夢就會經常出現。
飛行的夢,鼓勵你某些事情,應該是時候放下,不再執著。
失控的夢,大部份也是駕著一輛失控的汽車,意義非常明顯,就是顯示著人生中某些事不太受你控制。
懷孕的夢,在夢中男士也可以懷孕,它只是告訴你人生中某方面,已經墨守太久了,需要多一些新意。
以上只能作基本參考,正如本文開始時說過,每個夢也有個別意義,而且當中的細節,更能給我們更大的啟發,助我們人生向前邁進。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最深入廣泛的解夢課程-夢境工程:www.DreamYogaProgram.com
Tuesday, August 11, 2015
合整思維學: 擴闊頻寬
Hi,
每個人思想也有自己的頻寬,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頻寬,中年人有中年人的頻寬,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頻寬;不是他們的頻寬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了,而是他們仍維持著年輕時的頻寬,但新生代卻有著自己不同的頻寬,所謂代溝,就是兩者頻寬的差異。
中年人、老年人常常抗拒年輕人,批評他們的弱點,但不管你是什麼年紀,誰人沒有弱點呢?這種抗拒,往往只是思想不同引致的無意識的頑抗而矣。
不想過時,不想被世界遺棄,不是叫你把年輕人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擴闊你原有的頻寬,同時能包攬不同世代的思維。
不同種族、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甚至不同人,也有著不同的頻寬;頻寬太窄者,往往在國外出醜而不自知。
要真的與世界接軋,擴闊頻寬是不二門法。
難題亦有自己的頻寬,更正確一點應說成當你的思維,與情境的頻寬並不配合,難題因而產生;解難在於調整自己的思維以配合情境,而非依照原有既定思路,強硬應對;避免難題,當然也是擴闊頻寬。
新事物更是有著自己的頻寬,保守的人,就是那些固守著自己過時頻寬的朋友,視新事物為異類,談何創新?創意,就是另一個頻寬的意念,要創新,也是擴闊頻寬。
包容不是接納任何不同的行為與想法,而是有足夠頻寬,理解不同的思維。
合整思維,即是擴闊頻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高階合整思維學:www.excelcentre.net/st2
每個人思想也有自己的頻寬,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頻寬,中年人有中年人的頻寬,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頻寬;不是他們的頻寬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了,而是他們仍維持著年輕時的頻寬,但新生代卻有著自己不同的頻寬,所謂代溝,就是兩者頻寬的差異。
中年人、老年人常常抗拒年輕人,批評他們的弱點,但不管你是什麼年紀,誰人沒有弱點呢?這種抗拒,往往只是思想不同引致的無意識的頑抗而矣。
不想過時,不想被世界遺棄,不是叫你把年輕人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擴闊你原有的頻寬,同時能包攬不同世代的思維。
不同種族、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甚至不同人,也有著不同的頻寬;頻寬太窄者,往往在國外出醜而不自知。
要真的與世界接軋,擴闊頻寬是不二門法。
難題亦有自己的頻寬,更正確一點應說成當你的思維,與情境的頻寬並不配合,難題因而產生;解難在於調整自己的思維以配合情境,而非依照原有既定思路,強硬應對;避免難題,當然也是擴闊頻寬。
新事物更是有著自己的頻寬,保守的人,就是那些固守著自己過時頻寬的朋友,視新事物為異類,談何創新?創意,就是另一個頻寬的意念,要創新,也是擴闊頻寬。
包容不是接納任何不同的行為與想法,而是有足夠頻寬,理解不同的思維。
合整思維,即是擴闊頻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高階合整思維學:www.excelcentre.net/st2
Wednesday, August 05, 2015
Systemic Thinkng: 變化皆有秩序
Hi,
什麼令人混亂?
混亂令人混亂!
世事混亂,使人迷茫,心自然亂。
但世上不是有不少心水清的人嗎?那又是什麼一回事?
說得沒錯,亂非在外,而在於心,思緒凌亂者,不管世事簡單複雜,心中也是亂作一團。靜坐冥想之有效,撫平思緒乃是主因,但現代人生性急進,靜坐冥想並非所有人的選擇,如何是好?
還是先弄清楚混亂因何而來,才決定如何處理,這樣來得有序一點。
世上任何事物也在變化,好像你每天也在變老了一點,但變化太慢致未有發覺;每天你更有大量細胞死亡,但也有新的細胞出生,可是變化太細,人便難於察覺。
死物沒有什麼變化吧?那又未必,石頭久經風吹雨打,又怎會有不變之理?
但有些人極為保守固執,他們真的是數十年不變?他們當然在變,只是不是在你想他改變的範疇中變了,因此你忽略了,又或他們變得更為保守固執,那也是變啊!
是否變得越快,事情就越混亂呢?非也。變得越快,只會令周期越短,有時反而更易發現它們變化的秩序,舉例來說,你快速地跑上樓梯,你的位置不斷快速變化,但毫不混亂,因為你仍是持續地向上。
任何變化,皆有秩序,變化發生必有起因,因此根本沒有所謂的無故發生的事情,找不到起因,就推委作無故,自亂思維也。
秩序清晰可見者,當然不亂,但當未能察知秩序時,我們便覺得混亂,正如最初時說,亂不在外,而在於心。
不知事情是如何變化,但它卻不斷在變,就是混亂。
是故看清混亂之心法,乃是找出變化的秩序,那就能凌駕混亂,得心應手了!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高階合整思維學:www.excelcentre.net/st2
什麼令人混亂?
混亂令人混亂!
世事混亂,使人迷茫,心自然亂。
但世上不是有不少心水清的人嗎?那又是什麼一回事?
說得沒錯,亂非在外,而在於心,思緒凌亂者,不管世事簡單複雜,心中也是亂作一團。靜坐冥想之有效,撫平思緒乃是主因,但現代人生性急進,靜坐冥想並非所有人的選擇,如何是好?
還是先弄清楚混亂因何而來,才決定如何處理,這樣來得有序一點。
世上任何事物也在變化,好像你每天也在變老了一點,但變化太慢致未有發覺;每天你更有大量細胞死亡,但也有新的細胞出生,可是變化太細,人便難於察覺。
死物沒有什麼變化吧?那又未必,石頭久經風吹雨打,又怎會有不變之理?
但有些人極為保守固執,他們真的是數十年不變?他們當然在變,只是不是在你想他改變的範疇中變了,因此你忽略了,又或他們變得更為保守固執,那也是變啊!
是否變得越快,事情就越混亂呢?非也。變得越快,只會令周期越短,有時反而更易發現它們變化的秩序,舉例來說,你快速地跑上樓梯,你的位置不斷快速變化,但毫不混亂,因為你仍是持續地向上。
任何變化,皆有秩序,變化發生必有起因,因此根本沒有所謂的無故發生的事情,找不到起因,就推委作無故,自亂思維也。
秩序清晰可見者,當然不亂,但當未能察知秩序時,我們便覺得混亂,正如最初時說,亂不在外,而在於心。
不知事情是如何變化,但它卻不斷在變,就是混亂。
是故看清混亂之心法,乃是找出變化的秩序,那就能凌駕混亂,得心應手了!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高階合整思維學:www.excelcentre.net/st2
Monday, August 03, 2015
合整思維學: 課程後參考錄音
Hi,
過去兩天,小弟剛完成了三年一度的合整思維學課程,在此小弟再次感謝出席的各位同學。
由於時間關係,課程中一些要講的話,未有機會道出,因此小弟製作了一個簡短錄音,讓各位同學抽空收聽。
再次感謝你的參與。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高階合整思維學: www.SystemicThinkingCourse.com/level2.htm
過去兩天,小弟剛完成了三年一度的合整思維學課程,在此小弟再次感謝出席的各位同學。
由於時間關係,課程中一些要講的話,未有機會道出,因此小弟製作了一個簡短錄音,讓各位同學抽空收聽。
再次感謝你的參與。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
高階合整思維學: www.SystemicThinkingCourse.com/level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