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8, 2010

Hypnosis: 先想法後情緒,還是先情緒後想法?

Hi,

想法引致情緒,還是情緒導致想法呢?

這個問題,心理學家們研究了幾十年後的今天,還在爭拗!

直至近年腦神經科學的長足發展,終於給了大家一個答案,就是兩者也是正確

有些情況,先有想法,而那個想法觸動了情緒;另一些情況下,卻是情境引發了人的情緒反應,而被觸發的情緒影響了我們的想法。

不論是情緒先,還是情緒後,我們大部份的難題,也來自情緒;情緒高漲時,理性難於發揮,結果採取的行為,根本不貼近現實,當然得不到想得到的結果,我們稱之為難題,實則就是錯誤適應

要助人解決難題,是催眠治療師的任務,那我們就必須懂得處理上述兩種情緒-想法次序

情況導致想法,繼而引發情緒,皆因『情況』與本身的『信念』出現矛盾或衝突,例如一個人相信『排隊才是公平』,有人插隊,令他認為此事對其他人造成不公,這個想法引發其憤怒情緒,結果打了那人一拳,惹上官非,若這等情況經常出現,要解決他的問題,就必須讓他對事情得到新的理解調整信念;所謂調整信念,並非單純地顛倒原有信念,相信『排隊不是公平』,那肯定不是經歷理解而來,調整信念,既可是『與對方先行理論』,又或是『通知負責人員處理更為合適』等等;作為催眠治療師,首要工作是促進理解來調整信念

情況直接激發情緒,情緒再影響想法,問題根源在於在他心中,現在面對的情況,歸類於能挑起情緒的情況類別,因此當面對這種情況時,便能直接觸發情緒,這種情緒,比先前談的來得更快,因為無需經過想法這種較緩慢的思想過程;要處理他的問題,就是要讓他重新定性這些情況,變成不會挑起情緒的情況類別;作為催眠治療師,關鍵任務就是通過重新理解情況來修正定性

實際操作起來時,我們未必能確定他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最穩妥的方法就是雙管齊下,反正兩者皆需重新面對情況,促進更深更廣的理解。

Keith
Explore, Exceed & Excel